在南洋遇見客家原鄉味
原文刊於《鄉間小路》2019年5月號
客家是離散的族群,從中原一路遷徙到廣東,開枝散葉到海外落地生根,透過飲食傳承身分認同。油鹹香的調味,是客家人舌尖的集體記憶,提醒著後輩子孫,先人是如何在早年資源不豐的情況下,創造出一道道美味的料理。
我的爸爸是美濃客家人,炒粄條、封冬瓜、薑絲炒大腸,是我從小吃到大的原鄉味。來到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我才發現客家菜的有趣,在於各地客家人不會完全複製原鄉的菜色,而是依循遷徙地的食材和環境,發展出地域性的客家料理。
新馬的客家族群多為太平天國之亂後移居到南洋,至今約莫移民三代的歷史,還保留許多原鄉色彩濃厚的客家菜,「客家麵」就是其中一道馬來西亞常見的街邊小吃。
客家麵又稱大埔麵,是廣東梅州大埔的客家人帶到南洋的家鄉料理。客家麵有乾和湯兩種煮法,多數店家賣的是乾麵,料理方式是將麵條燙熟後淋上肉燥、青蔥、油蔥酥和豬油,配上少許魚露攪拌。因為馬來西亞的乾撈麵經常加入叉燒,因此客家麵也衍伸出加上叉燒、魚餅、扣肉等配料豐富的版本,儘管變化多樣,但拌麵的魚露和豬油是絕對不能省略的關鍵。
第一次吃客家麵時,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麵,而是店家附的那碗湯。當時老闆端給我一碗滿滿枸杞葉的湯,湯裡竟然還有顆餛飩,當下以為是被特別招待了,還暗自開心一陣,後來才發現有料的湯是客家麵的標準配備,真是讓在台灣吃慣乾麵配清湯的我深感新奇。為什麼吃麵要要配枸杞葉湯呢?這應是源於梅州客家醃麵的搭配。梅州的客家醃麵會配上三及第湯,湯裡有枸杞葉、豬肝、瘦肉和粉腸,後三種食材的寓意是狀元、榜眼和探花。來到新馬,有些客家麵的店家也為麵配上一碗加入枸杞葉的湯,只是湯裡的三及第換成餛飩、肉丸等麵攤小販常見的食材,也算是某種因地制宜的調整。
另一種新馬常見的客家菜是釀豆腐,散見於街邊小販和熟食中心。釀是客家話「填入」的意思,釀豆腐的做法是將餡料塞入劃開縫的豆腐裡,沒有釀好的豆腐,在烹煮過程中就會破掉。傳統的釀豆腐餡料是以羊肉或豬肉調味製成,新馬也有不少釀豆腐是填入魚漿。
釀豆腐從廣東來到新馬後,變化出將餡料填入秋葵、苦瓜、茄子等不同食材的版本,塞進肉餡的釀料會放入鍋中油炸定型,做為湯料食用。釀豆腐的釀料多為蔬食,卻又不像素食只有蔬菜,其可以透過肉餡帶出蔬菜的鮮甜,所以深受外食族歡迎。
釀豆腐也是新馬客家人在天穿日必吃的食物。天穿日是感念女媧補天的節日,釀豆腐這道菜的做法,正好與將天空裂縫填補起來的寓意相似,而台灣的客家人則是在這天吃甜粄(甜年糕),因為黏黏的甜粄適合修補天空的破洞。比起發明料理的創意,人們將飲食與文化結合的想像力似乎更天馬行空。
每次和賣釀豆腐的老闆娘總能用客家話交談幾句,但還是時常深感我們的差異之大,儘管說著相同的方言,對食材的料理方式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想像。只不過,當我咬下一口包覆肉餡的豆腐時,卻又從鹹香的滋味中,猛然嚐到一股熟悉的原鄉味,召喚著童年在美濃餐桌上因阿嬤的好手藝而大快朵頤的記憶。在變幻多樣的客家菜面前,我們是如此不同,卻又無比地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