囉喏,小販美食的職人精神

2019-03-01

原文刊於《鄉間小路》2019年3月號

和很多人一樣,第一次看到「囉喏」兩個字,我也不知道怎麼發音。囉喏是Rojak的音譯,馬來文「混合」之意,音讀羅加,不過華文招牌都會寫囉喏、羅惹,就像早期劣質翻譯書會出現的字詞,因為看不懂,多了點異國情調。

囉喏是一種混合蔬菜、水果和油條的沙拉,料理方式是把所有配料切塊,淋上以蝦醬、辣椒醬、金桔、糖為基底的醬料,在大碗裡迅速攪拌,讓所有食材均勻裹上醬汁,盛盤後,灑上碎花生、磨上一點薑花的碎末提味,混合成一盤平衡甜鹹酸辣的熱帶料理。

或許因為不需開火的關係,相較於肉骨茶、海南雞飯、叻沙這些在熟食中心價格差不多的本地美食,囉喏給人強烈的小販感,很難在價位稍高的餐廳看到它的身影。但也因為囉喏的庶民,具體該放哪些食材、醬汁的調配比例為何,有很多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許多美食評論都說囉喏醬是囉喏的精髓,我卻無法分別每家攤販醬料味道的差異,可能因為和各種風味濃烈的食材一同入口,沖淡醬汁原有的鹹味。在我看來,囉喏的食材配料,才是影響滋味的關鍵。

囉喏常見的配料有鳳梨、沙葛、黃瓜、豆芽菜、油豆腐和油條,每家攤販都有不同的獨門配方,我吃過放芭樂、蘋果、皮蛋、烤魷魚片的囉喏,這些混合後意外順口的配料,是成就每個獨一無二囉喏的秘密武器。也別小看那看似沒戲的油豆腐和油條,一丁點受潮的口感可都是大忌,許多囉喏攤販備有烤箱,要先把油豆腐和油條烤到和餅乾一樣酥脆,才會和其他食材一同放入攪拌。更講究的店家,甚至會拿出烤沙嗲肉串的裝備,用炭火烘烤一根根油條。

至於囉喏的料理方式,那可是真功夫,少了烹煮的化學變化,成敗的關鍵取決於攪拌技術和食材鮮度。我常去的囉喏小販是新加坡的排隊名店,老闆最有名的堅持就是每一盤囉喏的材料都要現切,我常常和其他顧客一起眼巴巴地望著老闆拿起削皮的大鳳梨切塊。現切的口感真的有差嗎?吃過一攤囉喏,老闆直接從冰箱拿出一盒切好的蔬果倒進碗裡攪拌,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總覺得早早切塊的水果氧化後吃起來好像比較乾癟。

切塊備料後,攪拌就是囉喏料理秀的最高潮了。淋上濃稠的囉喏醬汁容易讓烤脆的油豆腐和油條變軟,追求爽脆口感的唯一方法,只能快速攪拌,讓食材在短時間內都能裹上醬汁,同時又要注意不能反覆翻攪太多次,這樣容易戳到切小塊的蔬果,整碗會變糊。攪拌囉喏,最能看出職人的手藝。我注意過一些囉喏小販的老闆,手腕都戴著護腕,完全體現用身體成就美食的殉道精神。

盛盤後,職人老闆舀起一匙滿滿的碎花生粒灑上盤,就像舞台表演最後灑出的彩帶亮片,觀眾在內心隱隱的激動下,接過這盤色香味俱全的囉喏。

強調族群和諧的新加坡,喜歡將不同食材融合在一起的囉喏,視為本地多元族群共榮的象徵。但我總覺得,真正成就一盤美味囉喏的,不是背後的偉大國家、族群或文化,而是一個個在攤販裡埋首專注料理囉喏的職人,他們把味道迥異的食材在一次次嘗試、烘烤、切塊、攪拌下,混合出令人驚艷的囉喏,讓人們得以從舌尖,真正體會什麼是多元和諧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