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導 In-Depth Reporting

當代華工下南洋:看見新加坡華裔客工

19世紀殖民者登陸新加坡,招收大量來自中國沿海的勞工;百年後的現在,當代華工仍以不同形式存在於新加坡社會。這些從中國來到赤道的勞工,有人住在組屋裡的非法宿舍,也有人因遲遲無法通過永久居留申請感到茫然。

Read more......


新加坡.幸運商業中心:移工空間困境的縮影

如果建造一棟以移工休憩空間為目標的場所,不僅讓本地人卻步,更可能形成對特定空間的污名。畢竟,幸運商業中心從叱吒80年代的商場轉變為新加坡最大的菲律賓社群中心,是通過本地人和移工的消費習慣,共同改造成如今的樣貌;是使用者定義空間,並非空間決定使用者該是誰。

Read more.....

闖南洋,歌未央:中國客工詩人群像

他們是新加坡社會的過客,筆下的文字卻頑強地附著在這片土地,為這一代中國客工的集體記憶留下赤誠的見證。記者訪問4位中國客工詩人,走進他們在新加坡的生活,並透過他們的詩歌作品,閱讀客工的美麗與哀愁。

Read more......


在新加坡,孟加拉移工用詩歌劃破隱形界線

此刻的新加坡,每6人就有1位是從事低階勞動的外國人。多數移工接受並適應與本地人之間的距離,但有一群孟加拉移工,他們不甘放棄寫作夢,試圖在勞動之外,開啟一場以文學為名的寧靜革命,透過詩歌及文字,衝破本地居民與移工之間隱形的界線,讓新加坡聽見移工主體的聲音。

Read more......

異鄉遇傷,誰為客工撐起防護網?

在異鄉工作猶如走鋼索。有人在工地墜落,終生以輪椅代步;有人遭逢忽然失業的困境,決定縱身一躍,從此魂斷異鄉。新加坡的客工援助組織和本地華人教會撐起防護網,接住徬徨中國客工,成為他們在新加坡有力的後盾。

Read more......


走出台南火車站,看見國境之南的東南亞移工

談到台南,人們多半想到的是在地小吃和古蹟,但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資訊,台南市的東南亞移工人數將近5.7萬人,是全台第4大移工輸入城市。由於台南的工業區早期就大量引進外籍勞動力,東南亞移工很早就在台南火車站附近形成消費生活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