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Book Review
從異鄉人的文學重新思考《流:移動的生命力,浪潮中的台灣》
原文刊於Mplus(2016/01/11)
你是否曾在週末的火車站附近,遇見一群群席地而坐的東南亞移工?又是否曾誤打誤撞地走進新移民媽媽開的小餐廳,意外嘗到驚艷不已的東南亞美食?就算都沒有,至少你應該見過在公園裡、巷子口,在老人身旁靜靜陪伴他們的東南亞看護工。將近80萬名東南亞移民工在這座島嶼和我們一起生活,你我一定都看過這些來自異鄉的身影,在彼此的交互凝視下,不免讓人好奇:這些移民與移工的跨國經歷是否影響他們對人性的見解?他們又是怎麼看待台灣社會的呢?
張正於2014年舉辦「移民工文學獎」向全台灣的東南亞移民工徵求投稿,《流:移動的生命力,浪潮中的台灣》收錄的16篇散文與小說正是第一、二屆的得獎作品,其中有寫實的生活記錄、也有精采的虛構作品,無論表現形式為何,這些作者構思題材和情節的共通點就是以個人的跨國經驗出發,抒發對人性與社會的觀察和思考。
相較之前出版的系列作品《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離:我們的買賣,她們的一生》,《流》的出現正好平衡過去兩本移民工書籍較無文學性且強調控訴意識的色彩,讓讀者透過文學創作認識移民工更多元的樣貌。文學可以是高蹈的藝術形式,也可以是積極入世的發聲管道,因為文字的虛構和迂迴,往往折射出社會最陰暗隱晦的面向,情節鋪陳的戲劇張力,更能赤裸地揭開真實人生最殘酷的境遇,閱讀文學帶來的思考衝擊,有時比身在抗議現場來得震撼。
離鄉的生命經驗,使移民工的書寫題材非常多元,許多虛構作品呈現的真實處境,更是直白地道出人性的黑暗和醜陋。如果寫的是勞雇關係的對立,可以立刻展現被壓迫的控訴力道,但更多作者選擇探討更深層的人道議題,改編自印尼移工在敘利亞捲入當地戰爭意外死亡之真實事件的〈敘利亞的黑煙〉,除了透過緊張懸疑的情節設計批判移工不被保障生命安全的現況,文中雇主以歉意卻理性的語氣坦承不願意保護幫傭到印辦庇護、印辦人員始終支吾推托不肯冒著烽火出去接無助的國民等情節,更是不單只有反戰的意味,而是透過戰爭的殘酷,顯露人性的自私──正如文本裡不斷出現在禮貌口吻包裝下的冷漠,這正是移工在經歷跨國工作的體悟後,試圖用文字拆解給讀者看的偽善人性。
移民工對台灣社會的觀察非常細膩,許多作品都談到了台灣的氣候、飲食、都市建築與母國文化的差異,其中〈農田彼端〉從移工的視角記錄台灣的移民眾生相,這是很特別的,因為台灣的移工和移民就算來自同一個國家,也可能因為生活經驗的差異身處平行的社交圈,文學卻讓這兩個群體有機會透過書寫交會。文中出現的工廠同事有來自中國的阿姨、緬甸華僑、台菲混血二代,這些人的外表與言談幾乎融入本地人的生活,只是都有著移居的經歷,這樣的觀察不僅展現出移工寫作者在社交與視野的廣度,也讓我們看見不同於四大族群論述框架下的台灣形象,呈現出來的是一個更多元、更有活力的移民社會。
值得思考的是,《流》收錄的作品雖然呈現出東南亞移民工看台灣的視角和觀點,卻不能代表移民工寫作者的創作風格與特色,因為這畢竟是一本文學獎得獎作品集,文學獎的選拔本質,必然讓許多投稿者聲音在評選的過程中被消音,現在我們所讀到的得獎作品,或許更大程度的是反應台灣評審如朱天心、駱以軍等知名作家對移民工文學的想像和期待。如何才能看到更多元的移民工文學創作?除了鼓勵更多翻譯與出版資源投入,我們也可以試著從接觸身邊的移民與移工做起,聆聽他們的故事,反思人性也回望自己的故鄉。